English

信史之笔 不羁之才

1999-01-28 来源:光明日报 张志忠 我有话说

在童蒙初启的岁月里得知了福建沿海激烈炮战中的“英雄女炮班”和“英雄小八路”等动人事迹,从此就对闻名世界的“8.23炮战”一往情深,不能释怀;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,他就下苦功夫,花大力气,爬梳史料,踏勘实地,访问炮战的亲历者——从在毛泽东身边接受最高决策者指令、遥控指挥炮战的叶飞,到参战的海陆空各级指挥员和战士,到曾经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记忆的英雄人物,甚至连海峡对岸归来的还乡老兵也不放过——对史实中的疑难问题慎密地考证和辨折,从不同说法中探求尘封已久的历史真实,在时隔40年之后,终于推出了一部非常沉实的作品,这就是沈卫平和他长篇纪实文学《8.23炮击金门》。如今,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地增长,时当世纪末,回顾世纪风云、描述历史沉浮更是成为热门话题,然而,能够像沈卫平这样,潜心于史海之中,探隐索微,钩沉解蔽,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研究和再现历史者,能有几人?这种对于历史的虔敬,对于构成历史的每一个人的尊重和理解,使得《8.23炮击金门》,成为一部典范性的信史。我想,这不是过誉。

《8.23炮击金门》的成就,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作家的文学造诣。

在长达60余万字的宏大篇幅里,作者在谨慎地追求历史真实的同时,又始终地洋溢着自己的热烈情感,用情感激活历史,用真情唤醒往事,使得全书元气淋漓,气韵生动。这再一次地证明了,文者情也。

作者在大规模地描述历史的时候,没有一味地沉浸在少年的记忆,或者对历史辨伪存真的兴趣之中,而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,对50年代后期国共两党的战与和,海峡两岸的合与分,中美中苏关系的明与晦,北京、台北、华盛顿三角关系的张与弛,全局在胸,从政治、军事、外交诸方面,恰切地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,高层建瓴,纲举目张。在此基础上,作者领悟到了他笔下的历史与文学的结合点,即对于个性化的追求,“文学只崇拜个性化的事物,而炮战即为个性化战争之典范,它以不大合乎战争规律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演了战争的规律,面孔与其它战争委实太不相同。”是的,“8.23炮战”的特性,在于它并非是在战争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某一场战役,并非是受客观条件严格限制的,而是在特定的国内外形势下,毛泽东的一次天才创造:从炮战的准备和实施,到文武两条战线上的交锋和较量,从对于蒋介石的又打又拉,到对于美国政府的谈谈打打,直至出自毛泽东之手的一篇篇大气纵横的文告,莫不显示出毛泽东的战争智慧。诚如作者所言,如果说,1958年的毛泽东,在国民经济建设大跃进的决策上,是犯了严重错误,那么,在关于金门炮战的问题上,毛泽东则充分显示了他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卓越才华。是毛泽东把自己的个性,贯注到了这场炮战之中,赋予了“8.23炮战”以突出的个性。

作者在描述历史的时候,注重了写事与写人相结合,在揭示历史的独特性的同时,勾勒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。书中出现的大大小小上百个人物,都不是简单地充当历史的道具,而是有着各自的特性,有着各自的个人风格,或者以智慧见长,或者以忠诚取胜。无论是参战的哪一方,都没有简单化地拔高或者贬低,没有给他们任意勾上“英雄”或“草包”的脸谱,而是对人物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刻画。毛泽东、叶飞、蒋介石、蒋经国、胡琏、杜勒斯等重要人物自不待言,就是作者费尽心机采访到的那两位当年的“英雄小八路”的人物原型,他们的性格和命运,也是各具特色,决不雷同的。

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,它的生命力,是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中而延伸的。当今,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问题,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关键关刻,违背全民族意愿的台独势力,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日渐抬头,台湾的决策者也屡次发表分裂国家的言论;值此之际,温故而知新,《8.23炮击金门》的问世,可以说是恰逢其时,发人深省吧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